茶衣,也叫做胎叶、鱼叶,是包裹在白毫银针外面的小叶片。从诞生,到目前的产品形态,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,但是都跟白毫银针有直接的关系。所以,无论怎么讲,茶衣都摆脱不了白毫银针的副产品的定位。
寿眉时期的茶衣
最初的茶衣,属于寿眉,这个没有争议。因为当时的茶衣产品,都是小叶片,不含芽头,也就是白毫银针。
这个时期,白毫银针的采制比较粗放,茶青采摘的等级比较低,相当于现在的牡丹王、特级白牡丹。茶青采来以后,剥针,芽头留下,其他的作为寿眉等级。这就是茶衣的诞生机缘。而且从19世纪一直延续到2003年。
去寿眉化时期的茶衣
2003开始,福鼎产区的白毫银针做法有了变化,从茶青采摘开始,等级提升了。直接采单芽,但是避免不了会把小鱼叶带上一点。所以在白毫银针成品之后,有一个精制的环节。尤其是参赛级或者定制款。
这个阶段的精制,主要是采用风选手法,也就是把小叶片吹出去,或者筛、抖、簸。这样,鱼叶就基本上被分出去了,但是这个过程也会使少量的芽头。
茶衣的价值和口感特征
现在的茶衣,必然是春茶,而且属于头采茶的范畴,内含物构成比例,更接近于白牡丹。所以,养生价值还是非常高的。具体到口感,抛开工艺不谈,茶衣一般都会有明显的毫香,糯香,陈放久了煮起来会有枣香、蜜韵特征。同时,微苦微涩,耐泡度差一些,一般7到10泡。